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菜品识别台,该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包括用以承载菜品的底座,以及设于底座上且高度可调的识别部。其中,识别部包括采集菜品的图像信息的第一摄像头,以及用以识别菜品、且将识别结果储存和输出的处理器。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有利于减少菜品识别装置于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占用,以便于携带及多种场景下的适用。
公开号:CN214335746U
申请号:CN202120509443.9U
申请日:2021-03-0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杨则宜;焦颖;白厚增;李奇庚;朱煜;胡艳龙;史海燕
申请人:Beijing Competitor Sports Technology Co Ltd;
IPC主号:G06K9-00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识别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菜品识别台。
[n0002] AI菜品识别是基于计算机视觉的菜品识别技术,提供软硬一体的数据采集装置,通过硬件顶部的摄像头,实时采集视频流,精准定位菜品特征,全方位采集菜品图像信息,自动上传入库,系统会自动在特征数据库对比识别,快速识别菜品信息,进行分类和决策。
[n0003] 目前使用AI进行菜品识别的技术及产品,体积较大,占地大,不便于移动,安装困难,使用场景单一。
[n0004]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便携式菜品识别台,有利于减少菜品识别装置于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占用,以便于携带及多种场景下的适用。
[n0005]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n0006] 一种便携式菜品识别台,所述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包包括用以承载菜品的底座,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于所述底座上方高度可调的识别部;所述识别部包括采集所述菜品的图像信息的第一摄像头,以及用以识别所述菜品、且将识别结果储存和输出的处理器。
[n0007] 进一步的,于所述底座上安装有调节部,以构成所述识别部于所述底座上方的高度调节。
[n0008]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枢转设置于所述底座的的一侧,所述识别部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调节部的自由端。
[n0009]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被配置为伸缩杆。
[n0010]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被配置为折叠杆。
[n0011]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部被配置为碳素钢制成的弯管。
[n0012] 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的数据处理模块,以及连接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上的储存模块和图像分析模块。
[n0013]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
[n0014] 进一步的,于所述识别部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摄像头的周边配置有补光灯。
[n0015] 进一步的,所述识别部还包括用以身份信息识别的第二摄像头。
[n0016]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n0017]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通过在底座上方设置可高度调节的识别部,可以减少菜品识别装置于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占用,且便于携带,方便安装,可以方便应用于多种场景。采用第一摄像头和处理器,可以保证菜品的信息分析及储存。
[n0018] (2)采用调节部来达到识别部的高度调节,有利于减少装置的整体的高度,有便于装置的携带和安置。
[n0019] (3)通过枢转的方式来安装调节部,可以进一步的保证调节部上的识别部在高度调节时对底座上菜品信息采集的准确性。
[n0020] (4)采用伸缩杆和折叠杆来实现识别部的高度调节,调节效果稳定,且制作成本投入少。
[n0021] (5)采用碳素钢制成的弯管,可以增加调节的多样性。
[n0022] (6)设置图像分析模块可以快速的将菜品识别出来,采用储存模块可以将菜品信息进行记录,以便后续的分析与决策。
[n0023] (7)通过将数据的进行分析、接收和发送,可以保证装置的运行及数据的传输备份。
[n0024] (8)设置补光灯可以进一步地提高场景的适用性。
[n0025] (9)设置第二摄像头可以配合识别部和第一摄像头进行一对一的信息记录,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n0026]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其中涉及到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语仅用于表示相对的位置关系,均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n002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的结构示意图;
[n002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侧视图;
[n0029]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其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n0030] 图4为图2中A方向的剖面示意图;
[n0031]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中数据处理的示意图;
[n0032] 附图标记说明:
[n0033] 1、底座;2、调节部;3、识别部;4、第一摄像头;5、补光灯;6、第二摄像头。
[n0034]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n0035]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n0036]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n0037]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可有利于减少菜品识别装置于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占用,以便于携带及多种场景下的适用。该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包括用以承载菜品的底座1,以及安装于所述底座1上,且于所述底座1上方高度可调的识别部3;所述识别部3包括采集所述菜品的图像信息的第一摄像头4,以及用以识别所述菜品、且将识别结果储存和输出的处理器。
[n0038] 基于上述的设计思想,本实施例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包包括用以承载菜品的底座1,安装在底座1上的调节部2,以及固装在调节部2上的识别部3。其中,调节部2可以构成识别部3于底座1上方的高度可调节。如此设计,有利于减少装置的整体的高度,有便于装置的携带和安置。其具体结构可以是将调节部2枢转或固装在底座1的一端,而在调节部2的自由端则枢转安装有识别部3。如图3所示,将调节部2枢转安装在底座1上,可以通过枢转的方式将调节部2上的识别部3调节至靠近底座1的位置,以保证在使用完成后,便于使用者的携带和移动。其中,调节部2具体结构可以采用伸缩杆结构,也可以采用折叠杆的结构。采用伸缩杆和折叠杆来实现识别部3的高度调节,调节效果稳定,且制作成本投入少。
[n0039] 另外,如果采用固装的形式安装调节部2,则调节部2采用碳素钢制成的弯管。此结构未在图中显示,可以参考懒人支架中的弯管结构。采用碳素钢制成的弯管,可以增加调节的多样性。无论那种安装方式,在调节部2的自由端均采用枢转的方式安装识别部3,该枢转安装的方式可以保证识别部3在高度调节时对底座1上菜品信息采集时的准确性。
[n0040] 上述中的识别部3包括采集菜品的图像信息的第一摄像头4,以及用以识别菜品、且将识别结果储存和输出的处理器。如图4所示,在识别部3上,且位于第一摄像头4的周边配置有补光灯5,以便进一步地提高该设备在多种场景下的适用性。
[n0041] 其中,上述的处理器包括电连接第一摄像头4的数据处理模块,以及连接于数据处理模块上的储存模块和图像分析模块。设置图像分析模块可以快速的将菜品识别出来,采用储存模块可以将菜品信息进行记录,以便后续的分析与决策。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通过将数据的进行分析、接收和发送,可以保证装置的运行及数据的传输备份。
[n0042] 除此之外,该便携式菜品识别台的识别部3还包括用以进行身份信息识别的第二摄像头6。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摄像头6配置在调节部2上,其他位置也可以,以便于菜品食用者进行身份识别记录即可。设置第二摄像头6可以配合识别部3和第一摄像头4进行一对一的信息记录,提高记录的准确性。
[n0043] 本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在使用时,结合图5所示,首先便携式菜品识别台会通过第二摄像头6对于菜品食用者进行信息采集、第一摄像头4对于菜品进行捕捉,并将菜品捕捉信息和食用者信息发送至处理器,处理器中的数据接收模块会接收数据,并通过数据分析模块进行数据初步分析整合,然后将菜品捕捉信息的数据传递至图像分析模块,以对该菜品进行具体的识别与分析,将识别出来的信息发送给数据分析模块,由数据分析模块将识别出来的信息和菜品食用者信息对应后通过储存模块进行储存,或通过数据发送模块经无线网络或者有线连接将信息出。当然也可以采用与外部设备为配合使用的方式,比如提前和平板电脑或手机连接,利用平板电脑或手机的网络连接与大数据平台中存储的各类特征数据进行比对分析,并最终将识别出来的信息和菜品食用者信息对应整理,并将整理后数据通过数据发送模块经无线网络或者有线连接将信息出平板电脑或手机。
[n0044] 采用上述实施方案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很好地通过在底座1上方设置可高度调节的识别部3,可以减少菜品识别装置于高度方向上的空间占用,且便于携带,方便安装,可以方便应用于多种场景。采用第一摄像头4和处理器,可以保证菜品的信息分析及储存。
[n004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Claims (10)
[0001] 1.一种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包括用以承载菜品的底座(1),以及设于所述底座(1)上且高度可调的识别部(3);所述识别部(3)包括采集所述菜品的图像信息的第一摄像头(4),以及用以识别所述菜品、且将识别结果储存和输出的处理器。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调节部(2),以构成所述识别部(3)于所述底座(1)上方的高度调节。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2)枢转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一侧,所述识别部(3)可枢转地安装于所述调节部(2)的自由端。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2)被配置为伸缩杆。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2)被配置为折叠杆。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部(2)被配置为碳素钢制成的弯管。
[000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包括电连接所述第一摄像头(4)的数据处理模块,以及连接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上的储存模块和图像分析模块。
[000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和数据发送模块。
[0009]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其特征在于:于所述识别部(3)上,且位于所述第一摄像头(4)的周边配置有补光灯(5)。
[001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所述的便携式菜品识别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部(3)还包括用以身份信息识别的第二摄像头(6)。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104281847B|2017-10-03|一种点读方法、装置及设备
CN201414156Y|2010-02-24|带有辐射强度提示功能的移动终端
CN108924500B|2021-07-23|智能升降桌摄像提醒方法、装置、智能升降桌及存储介质
CN108712729B|2021-03-02|一种主动社交型穿戴设备及其实现方法
CN214335746U|2021-10-01|便携式菜品识别台
CN105979140A|2016-09-28|图像生成设备及图像生成方法
CN102036008A|2011-04-27|特定人物自动对焦系统及方法
KR101548227B1|2015-08-31|뉴스 알람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6131340A|2016-11-16|一种可语音控制的智能手机设备
CN103605687A|2014-02-26|一种移动终端的拍照识图系统和方法
CN106829662B|2019-02-19|一种多功能智能电梯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6296867B|2019-09-06|影像记录设备及其影像标记方法
CN209746568U|2019-12-06|一种基于人脸识别的身份验证装置
CN106101507A|2016-11-09|一种智能陪伴机
CN209624656U|2019-11-12|物联网智能电能表
CN109447012B|2021-08-17|一种电子信息识别系统
CN102525425A|2012-07-04|生理信息识别装置及生理信息识别方法
CN109630817A|2019-04-16|一种计算机显示屏追踪系统
CN204813521U|2015-12-02|一种多功能智能餐柜
CN108521561A|2018-09-11|一种配电网架空线路实时监测系统
CN107948320A|2018-04-20|一种小区生活服务平台
CN208479611U|2019-02-05|车载终端
CN106971594A|2017-07-21|一种车辆事故现场勘察方法和系统
CN208479617U|2019-02-05|车载终端
CN214335760U|2021-10-01|智能化识别菜品图像及种类信息和称重的设备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509443.9U|CN214335746U|2021-03-09|2021-03-09|便携式菜品识别台|CN202120509443.9U| CN214335746U|2021-03-09|2021-03-09|便携式菜品识别台|
[返回顶部]